吉利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之后,擅长“买买买”的李书福似乎又将达成新的成就。近日,有媒报道称戴姆勒与吉利即将达成进一步共识,吉利购得smart汽车50%的股权。
“art”敌不过现实的残酷,smart愈显鸡肋
首先我们来看smart,他是上世纪90年代德国(Mercedes-Benz)梅赛德斯-奔驰与手表巨头瑞士Swatch(斯沃琪)公司合作的产物,s代表斯沃琪,m则代表梅奔,art显然是寓意车界大佬与手表巨头的跨界合作极具艺术气息。
1998年smart首款车型正式下线,如今已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smart汽车拥有着独特的定位,在消费者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更为实际的销量表现和盈利能力上,smart过得并不好。尽管头顶奔驰光环,但smart近年来的全球年销量在13万台左右,相比宝马集团的MINI差了不止一星半点(MINI全球年销量超30万台)。在讲到盈利状况,smart更是让人欲哭无泪,根据美勒茨银行(Bankhaus Metzler)估算,smart品牌20年来已累计损失约40亿欧元,大概这也是戴姆勒不愿意单独公布smart利润情况的原因。
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戴姆勒的心情,smart有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保有smart品牌,能够让旗下产品阵容更加丰富和个性,但迟迟无法扭转颓势也让人捉急。因此,出售50%的股权在目前看来也许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若得到吉利帮助,国产/电动/共享smart更有意思
接着我们继续进行假设,smart有了吉利的支持后,是不是会在国产化、电动化方面有所突破呢?要知道长城和宝马已经在去年年中建立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意在推进合资纯电动车项目,规划标准年产能16万辆。
smart方面虽然在去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有展示一款纯电动产品smart EQ,但终究还未量产,倘若能够借助吉利落地国产,或许能够与长城、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有的一拼,在销量表现上也能进一步提升。
另外,在移动出行领域,吉利有曹操出行,而smart凭借短小精悍的身材和都市白领通勤的定位也非常适合投入到共享出行事业。相比现在苦哈哈地坚守自己的豪华调性,得到吉利的帮助变得更加接地气或许才是更机智的选择。(文/钱溢佳)
PC蛋蛋微信群